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心病比“外伤”更凶险 极易造成自杀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3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每年高考、中考之后都会出一些学生自杀事件。原因说复杂也不复杂,无非是学业压力所致,但是其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却不少。比如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欠佳,对生命缺乏责任感,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青少年之间沟通太少等,所以才会出现“他们不理解柳某为什么这样想不开”之类的说法。

  我曾经与一位因为学业问题陷入心理危机的高二女生交谈过。经过询谈,我了解到她实际上从初二开始就有遇到比较大的考试会很紧张的问题,复习时她会因为担忧而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但当我和她父母交谈时,他们惊讶地回答我不知道女儿这么怕考试,因为她有自己的书房,他们无法知道她躲在里面做什么;她的成绩一直不错,所以他们很放心她,也为她骄傲,所以根本没有意识到这背后还会有什么问题。

  真是粗心大意的家长。只知道孩子的成绩,不懂得什么是真正健康的成长。

  而上述柳某的家长就更是缺乏心理卫生知识,不明白女儿曾经自杀意味着什么!

  预测自杀至今还是件很困难的事。现有研究认为,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那些有抑郁倾向的人。自杀者常有原发或继发性抑郁情绪的病史,约25%的抑郁病人试图自杀,而几乎全部病人都想过自杀。如果严重抑郁的病人在没经过专家治疗的情况下突然缓解,不再沮丧,作为亲友就需要格外注意,这很可能是因为病人为自己找到了“出路”——杀死自己,结束痛苦——而暗自感到宽慰的结果。所以,抑郁情绪必须得到及时的诊治和亲友的监护。

  其次,注意并重视当事人的态度。许多自杀者会事先有所表露,只是许多时候这些表露会被忽视。有人用了10年的时间调查了87名自杀者,发现其中有2/3的人曾经向他人声称自己想死、“最好还是去死”、“死后家庭会更好”,只是有时用开玩笑或暗示的方式来表露这些想法,但也有人是公开宣称自己的自杀意念甚至于自杀手法的;还有的人曾经自杀过。尽管有1/3的人秘而不宣,对其自杀难以预见,但我们至少应尽可能帮助那些有所表露的自杀者。

  许多发达国家建立自杀预防中心来挽救自杀者。他们往往通过24小时的服务热线开展工作。当接到有自杀企图者打来的电话时,工作人员首先会鼓励对方保持交谈,建立相互信任和宣泄的渠道,并想办法获得联络方式;第二,根据经验或心理测验评定对方自杀的可能性。一般认为,如果打电话的人以前曾有自杀企图;现在情绪抑郁,同时又是单独生活的中年男人;想死并仔细考虑了自杀方法等,有以上任何一条都是危险性极大的。

  在具体干预方面,通常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生命线”和“生态集体”。所谓建立“生命线”,是指寻找一个或多个关心自杀者生命的人,他们可以是亲戚、朋友或心理专家,他们必须与病人保持联系,随叫随到,一定要让病人知道他们就在那里,很方便并随时准备帮助自己。所谓建立“生态集体”,是指自杀者的双亲、配偶、朋友及孩子一定要通知到,并且参与其康复过程。他们一定要给当事人以支持和保证,解决他们和当事人之间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自杀迹象保持高度警惕。

  从这一角度看,柳某的家人显然是做得不够的。柳某因为学业问题曾经有过自杀行为,但三年之后,她依然“非常要强”(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仅仅因为可能(而非现实)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而非进不了大学)而自杀,可见家长未能在这三年中充分解开导致女儿初三时自杀的心结。也许一开始家长也曾注意过,但事后以为一切太平,又充满期待,让孩子背上重负。如果他们能在三年中反复向孩子灌输尽力而为的学习理念和重视生命及责任的态度,同时小心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行为的变化情况,我想孩子也许根本就不会有第二次求死的想法。

  身体生过大病后,我们大多懂得小心呵护以免再受损伤;可心病之后,我们往往掉以轻心。但你必须记住的是,心理疾患往往比肉体病变更危险。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相关标签: 外伤   心病   自杀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