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心理专家:“吞钉男”因渴求关注致人格异化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2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两月内在苏浙四地四次吞钉,明明自己吞钉却总是声称被迫,甚至在11岁的时候便诬陷父亲给自己投毒……“吞钉男”查澄华的故事令许多读者觉得匪夷所思,而心理专家却表示,查澄华自幼的异常行为也许只是为了吸引父母的关注,但长此不加控制,最终演变成了人格异化。

  关注查澄华的成长轨迹,4岁时的父母离异无法回避,而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查澄华起初是被判给母亲抚养的,而后因为母亲经济困难回到父亲身边。南京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文清接受采访时说,与成年人甚至学龄期的孩子不同,年幼孩子的满足感更多的是来源于父母,查澄华4岁时便遭遇父母离异,当父母因为离异,因为生计而忽略他时,作为一个孩童,会本能想吸引父母的关注。

  正常的行为自然不会吸引父母的眼光。这大概也印证了查澄华在11岁时谎称遭到父亲“投毒”。撒谎不是目的,得到关注才是初衷。也许刚开始查澄华的确是这么想的,但这种行为不受控制地发展,最终导致的便是人格异化。

  查澄华的故事令人牵挂而揪心,但我们更需要知道,现实生活中应如何避免类似不幸的发生。文清给出了自己的忠告:结婚前充分选择,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就不要随心所欲。离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感情问题,弱势而无辜的孩子需要保护,父母应当担起这份责任。今年上半年南京婚姻登记的相关数据显示,前6个月南京有10634对夫妻到婚姻登记处协议离婚,离婚平均年龄38.1岁,比去年提前了0.7岁。其中女性离婚的平均年龄是36.7岁,偏向年轻化。这也意味着,离婚时孩子的年龄也是偏小的。

  文清表示,即使夫妻两人真的无法继续共同生活下去,那么精力也不能完全被离婚时的对抗所牵扯,分配给孩子的注意力也不应该因为离婚而减少。夫妻双方必须要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但对自己的感情是没有变化的。离婚期间以及离婚后,千万不要冷落孩子,更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遗弃了。不要减少对孩子的关注,便是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