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怎样面对别人的议论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28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老师,我17岁了,跟一个异性交往,我们是一般的朋友,是纯洁的友谊,但别人议论纷纷。我想请问怎样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同时又能保持友谊不变质?

  你提问中的“我们”,是指你们两个人吗,那么你们两个孩子都有心理压力哟?

  你这一问题,一般人或许会认为很简单而幼稚。因为高中年龄,即便是谈恋爱也不足以让人惊诧。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我想先问你们两人面对别人的议论为何有心理压力?

  有心理压力说明你们惧怕别人的议论纷纷。当然你说了,你们是一般的朋友,那么别人议论所指就是“不一般”的朋友,而你们的压力也是这个“不一般”。“不一般”就是“恋爱关系”嘛。所以你们实际是怕别人误会你们的交往是谈恋爱。感觉有心理压力,即是你们有“恋爱嫌疑”的心理负担,而这份负担的形成,不能不说有你们自身因素的助长。害怕别人非议,或说在别人非议面前感觉有心理压力的人,一般存在这样的心理:个性敏感,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这也是一种高自尊需要。自尊需要本是一个人心理发展中的正常需求,主要通过他人对自我的认同、好评价所体现,这是人在青春期最重要的需求。但过分的自尊需要,就像俗话说的太好要面子,我们就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而压抑自己真实的想法,委屈自己真实的感受。久之,在人际关系中就会不自觉地戴上迎合别人的“乖乖”“好人”的面具,其实心里会有憋屈的,只是给压抑了。这种个性的敏感,和高自尊需要会给我们造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理负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许多真实交给了别人肆意歪曲。

  所以我说,不是别人的议论纷纷给了你们心理压力,而是你们自己内心的敏感与脆弱,制造了害怕别人非议的局面,是你们的内心实质,驱策你们更看重别人的评价,使你们无法立足自己的心里,而被迫活在了他人的眼中。

  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是要觉知自己为何怕被议论。对别人非议心存负担,也跟你们固守观念有关。你们明知自己并非恋爱,却因别人误认是恋爱而难过,说明你们很排斥恋爱,至少抱持了“要保持纯洁,高中期不能谈恋爱”的观点(这有点暗含恋爱意味着不再纯洁?)。我并非指你们抱持的观点有错,这恰是众多的父母、老师所赞赏的观念。我是想说,你们对这一观念的执著与完美维护,才使你们在非议面前感觉了纯洁受伤、完美受损的心理压力。因为别人的议论是不真实的非议,只有你把别人的非议当真,你固守的观念才会受伤。也除非一个人根本排斥或潜意识向往别人非议所指的东西,非议才会构成对人的伤害。

  我们再理解一下别人为何要议论纷纷?好议论,好品头论足,似乎是人的本性。对有些人而言,背后说人是他们的业余嗜好。所谓情、色、性之类的话题,更是好议论之人的美味佳肴一样,论嚼起来可以眉飞色舞、心旷神怡。背后议论,是对事物真相的探寻又惧怕的一种防卫现象,它可以满足人的好奇心,可以实现人在不悦之时的释放需要、或报复需要、或嫉妒需要。而作为有恶作剧、有嫉妒之心理的人,他们的议论从来不会尊重客观事实,不会就事论事,那样的话,就不叫小人的非议,而叫君子的真言。

  所以,若要减轻你们的心理负担,需要理解什么现象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需要理解和区分什么是非议之用心,什么是真实与正义之为。

  放下心理负担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检视自己的个性心理:是否太敏感,太追求完好,太看重别人的认同?换句话说,是需要培养自己个性的自主、坚定、开放与开朗,增强自己的主观意志、和认同自我的能力。

  最关键是要培一种自我概念——充满自信的自我认定。我们左右不了别人说什么,但能够掌控自己对别人所说内容的选择性,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主和自信,完全可以做主哪些听取,哪些摒弃,哪些列为欣赏,哪些视为唾弃。

  你问“怎样保持我们的友谊不变质”?

  如果你们两人都能象我们前面所谈论的,这样去理解、这样去做到,我相信你们那纯洁而美丽的友谊将永远不会变质。

相关标签: 怎样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