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躁狂抑郁症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24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躁狂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患者通常会因为自视过高,内心的期望与现实的境遇不相称,进而脾气变得易怒,易暴躁,严重时甚至出现意识障碍。这些都是躁狂抑郁症的表现,那么该如何判断此病是否发生?躁狂抑郁症诊断标准有哪些呢?

抑郁症诊断标准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width=247 border=0>

     一、躁狂发作。患者心境高扬,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兴高彩烈,易激惹、激越,甚至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凋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

  诊断标准:

  1、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症状持续至少1周,在心境高扬期,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三项:

  (1)言语比平时显著增多;

  (2)联想加快,或观念飘忽,或自感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

  (3)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随境转移;

  (4)自我评价过高,可达妄想程度;

  (5)自我感觉良好,如感头脑特别灵活,或身体特别健康,或精力特别充沛;

  (6)睡眠的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

  (7)活动增多,或精神运行兴奋;

  (8)行为轻率或追求享乐,不顾后果,或具有冒险性;

  (9)性欲明显亢进。

  2、严重程度标准 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

  (1)工作、学习和家务劳动能力受损;

  (2)社交能力受损;

  (3)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3、排除标准

  (1)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可参考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FDPageBreak}

  二、抑郁发作。患者心境低落,与所处的境遇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状态。严重者可出现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中焦虑与运行性激越比抑郁更为显著。

  (1)持久的忧愁、焦虑、或心境空虚;

  (2)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

  (3)过度的哭泣;

  (4)不安和焦躁;

  (5)注意和作决定的能力下降;

  (6)精力不足;

  (7)想死或自杀的想法或尝试;

  (8)有罪感、无助感和/或无望感增加;

  (9)由于进食增多或减少致体重和或食欲变化;

  (10)睡眠变化;

  (11)社交退缩;

  (12)标准治疗仍不能缓解的躯体症状(如慢性疼痛、头痛)。

  三、躁狂抑郁症临床分型诊断标准

  1、单次发作躁狂症或抑郁症

  (1)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2)过去无躁狂或抑郁发作的依据。

  2、反复发作躁狂症或抑郁症

  (1)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2)过去有躁狂或抑郁发作史,且躁狂或抑郁发作之后无抑郁或躁狂症状。

  3、双相情感感性精神障碍 至少符合下列两项中的一项:

  (1)过去曾有躁狂发作,本次为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发作;

  (2)过去曾有抑郁发作,本次为符合诊断标准的躁狂发作。

  (3)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混合相。

  ①符合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②本次分作表现为躁狂相与抑郁相症状的同时混合存在,例如情感高涨而运动减少,情绪低落而思维奔逸,持续病期不短于两周。

  上面从三大方面给出了躁狂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大家不妨自我测试一下。在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面。西药的药量难以掌握,反而会使病情出现“过度”的情况;中药所体现出的双向调节功能,可以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症状,有着很好的疗效。

相关标签: 症状   临床   抑郁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