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恐艾”也是种病及早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1:18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小王曾在一次喝醉后发生一夜情,从此一直担心自己患上艾滋病,每天上网查阅大量艾滋病相关资料,把一些艾滋病症状与自身感觉一一对号入座,越发寝食难安。他也做过几次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又怀疑检测的可信度,总

  小王曾在一次喝醉后发生一夜情,从此一直担心自己患上艾滋病,每天上网查阅大量艾滋病相关资料,把一些艾滋病症状与自身感觉一一对号入座,越发寝食难安。他也做过几次艾滋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又怀疑检测的可信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现有试剂测不出自己的病毒……专家指出,像小王这样因一次高危行为而患上艾滋病恐惧症(俗称“恐艾症”)者大有人在,而其中不少人实际并未感染上艾滋病。及早心理治疗、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消除“恐艾”的关键所在。

  “恐艾症患者及早进行综合心理治疗很必要。但多数患者不认为这是心理疾病、早期一般不会想到接受心理治疗,一些曾有高危行为者多次检查后仍不能摆脱担心和痛苦,后被防病部门推荐求助心理医生。”市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龙鲸介绍说,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大多有过不安全性行为、共用针具吸毒、接受过不安全输血等高危行为。这些行为的确会使艾滋病感染机会大大增加,且不为社会道德规范所容许,患者常感到道德谴责和社会压力,产生矛盾感、羞耻感、负罪感,加之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一知半解,从而使自己陷入深深的恐惧中,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恐艾症表现为与现实不相称的担忧并表现为社会行为的紊乱,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来访者澄清情绪困扰,质询患者认知偏差,帮助其客观评估自身状况(包括风险水平、躯体症状、情绪与行为冲突等),学习有效管理情绪,恢复社会功能。

  市第四中心医院检验中心主任邱丽君也表示,避免盲目“恐艾”要加强正确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学习、相信检测的科学性。艾滋病自愿免费咨询、检测是目前及早发现潜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有效措施,高危行为者在高危行为发生3个月后,以及担心自己染上性病或艾滋病、关心有关性病及艾滋病问题者,可到市疾控中心和18个区级卫生防病机构接受咨询检测,参检者身份会被保密。
相关标签: 治疗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