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拖延心理是怎么产生的 这些方法帮你缓解拖延症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0:5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据一项调查显示,大约50%的大学生一直拖延,这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拖延心理的产生?怎么做才能缓解并克服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据一项调查显示,大约50%的大学生一直拖延,这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拖延心理的产生?怎么做才能缓解并克服拖延症?

环境诱惑

拖延者的拖延行为与完成任务所受的时间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娱乐方面的诱惑有关。拖延者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任务难度

任务的难易程度会影响个体拖延行为的发生,任务越复杂,人们越容易拖延,当个体认为某项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逃避执行该项任务。

任务的厌恶程度

对于可能带来令人乏味、产生挫败感和怨恨的任务,人们会首先选择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可能地推迟面对。

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不断地推迟完成任务。

怎么改善拖延症?

改变认识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切断干扰源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干扰源,例如手机、电脑、网络等,当我们想要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尤其是在做一件很想拖延到明天的事情时,一个他人的短信也许就可以让我们转移注意力,去干其他事情,甚至很难再回到最初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简化周围所有的干扰源,把所有认为可能会打断我们专注状态的东西全部通通切断。我自己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断开网络连接,把手机调到静音,找一个独处的环境开始写作,直到写完。这种保持专注的状态很重要,本来磨磨蹭蹭要2个小时做完的事情,我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就搞定了。那么节省的时间我可以用来彻底的放松。这样即完成了任务,又可以好好的休息。

降低目标

拖延症者一般去干什么事情都会因为拖延而失败并放弃,但是也因为“完美主义”他们拥有极高的期望和要求,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换用小目标或者降低目标难度的方式来缓解“拖延症”,不要对事物有太高的期望,内心要有接受结果不满意、过程不完美的心理准备,放平心态,在心里告诉自己:“随遇而安,自己已经做的更好了。”对于那些目标极高的人,这样做还会给自己带来或多或少的自信。

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相关标签: 方法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