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六岁男童遭父亲虐待 孩子遭受家庭暴力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0:52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近日,据媒体报道,江苏一名6岁男童浩浩(化名),被发现浑身伤痕,藏在车底过夜。该男童母亲改嫁,在家频遭生父刘某暴打,警方曾介入警告。近日,只因没关窗户,再次遭到毒打浑身淤青发紫跪了一夜,因惊吓过度,他已不敢回家。

近日,据媒体报道,江苏一名6岁男童浩浩(化名),被发现浑身伤痕,藏在车底过夜。该男童母亲改嫁,在家频遭生父刘某暴打,警方曾介入警告。原因是孩子没有关窗户,再次遭到毒打浑身淤青发紫跪了一夜,因惊吓过度,他已不敢回家。

尽管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但浩浩从未跟别人说过,也没有喊疼。在常人看来,这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不过,浩浩的姑姑和婶婶却一致认为:他之所以没有像正常孩子那样哭闹,主要是因为“被打多了,习惯了”。据她们称,刘某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动不动就对孩子拳脚相加,打儿子几乎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还用铁链勒、拿烟头烫……动起手来没轻没重,就在两个多月前,他还曾用绳子将浩浩捆绑起来,吊在房门上暴打。“发现的时候,孩子都背过气了,嘴里还往外吐血水。”回忆当时的情况,浩浩婶婶吕女士至今心有余悸。

家庭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温暖的摇篮,是心灵的归宿,然而暴力却在破坏着家庭的幸福和谐如果家庭暴力一直屡禁不止,那么家庭暴力就会像一朵孽生花一样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心,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从而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1、敏感自卑

孩子在被打之后,往往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

2、性情暴躁

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3、爱撒谎

因为害怕父母的毒打,所以家庭暴力中的孩子犯错时习惯性地会掩盖自己的错误,会把所有责任推给兄弟姐妹或者其他小伙伴,甚至撒谎成性,以至于背着父母做些不好的行为,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时,也常常会撒谎来博得关注。

4、冷漠自私

处于家庭暴力的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父母都不爱自己了,那就只能自己爱自己了,所以家暴中的孩子经常很冷漠,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会替他人着想,缺乏共情能力,顾及自己利益而很少帮助别人。

5、叛逆固执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不但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越打犟劲越大。有的孩子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孩子遭受父母的家庭暴力时应该怎么办

1、寻求其他家庭成员帮助

如果爸爸有暴力倾向,就寻找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帮助,及时制止父亲的家庭暴力。

2、寻求周围邻居的帮助

如果被父母家暴,可以敲对面熟悉的邻居家门,让领居帮助自己,制止家庭纠纷,化解矛盾与暴力。

3、寻求居委会、村委会帮助

可以向居委会或村委会等等家庭民事纠纷调解部门反映,让他们帮忙做好父母的工作,让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4、寻求警察的帮助

可以拨打“110”电话,向派出所、公安部求救,让警察强力制止父母的家暴行为,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相关标签: 孩子   父亲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