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父母教导孩子的禁忌有哪些 这5个办法让孩子越来越笨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0:51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很多初为人父母的人,对孩子的教导毫无章法,导致孩子性格扭曲。家长的责任就是教导好孩子,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用对方法很关键。若是方法不对,对孩子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那么父母教导孩子的禁忌有哪些?

很多初为人父母的人,对孩子的教导毫无章法,导致孩子性格扭曲。家长的责任就是教导好孩子,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用对方法很关键。若是方法不对,对孩子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那么父母教导孩子的禁忌有哪些?

过早进行知识传授,忽视孩子自身感受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对孩子进行高难度的知识教学;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自满”,而设置了过高的学习目标。但是,孩子尽了力却总也达不到,每次尝试都失败,孩子就会感觉很受挫,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糟糕。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每一餐都让孩子吃太饱

不少家长在孩子吃过饭后,不断往孩子嘴里塞饭,要多吃点、再吃点,恐怕孩子少吃会饿着。殊不知,吃的太饱,人懒惰、不运动,脑细胞不活跃、懒于思考,有昏昏欲睡之感。民间有说法“吃太饱、撑笨心”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研究证明:长期吃太饱,会出现脑细胞早衰和智力下降、致脑动脉硬化、越来越笨,所以吃太饱,未必是好事。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关系密切,早餐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好。

精神上的不尊重

精神上的不尊重,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这种不尊重集中体现在家长的"包办代替"上,其实,家长的这种代替,实则是一种限制,对孩子行为的束缚,对孩子思想的禁锢。

不准做这,不能干那,一切都要服从于家长的安排,从上辅导班到选择兴趣班,从上学到报志愿,从找工作到选对象,都要有家长操控,如果不听从安排,就会被定性为"大逆不道"。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遵守生命的成长规律,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拔苗助长,让孩子从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有人把今天的儿童称为"缩略童年"的一代,没有童年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也一定是一片空白。

对孩子用武力或语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声责问、甚至动手打孩子,孩子怯于家长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语的权威,只能选择沉默。时间长了,会形成内向、封闭、少言寡语性格。

家长打骂孩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问题的,打骂只会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孩子被打,情绪上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导致神经系统出问题。

行为上的不尊重

打孩子,就好比家长施予孩子爱一样,被认为是正常的事,特别是在错误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父母把打孩子当作了天经地义,当作是家长的权利。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些看似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今天来看实则是可悲至极,这种错误的方式,不仅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给孩子身体上带来伤痛,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在心灵上留下阴影、留下创伤,身体上的伤疤,经过一段时间会融合,但是,心理上的伤痛时间越久伤害也会越大,孩子会慢慢的把这份伤痛转化成一种恨,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相关标签: 孩子   办法   禁忌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