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人际交往心理学 礼仪交往注意4种说话方式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0:4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我们都知道祸从口出,很多时候不是说的话让人感到愤怒,而是说话的方式。因此,在礼仪方面,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这也是基本的交际技巧。那么,该怎么“说”话?

我们都知道祸从口出,很多时候不是说的话让人感到愤怒,而是说话的方式。因此,在礼仪方面,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这也是基本的交际技巧。那么,该怎么“说”话?

美国沟通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其实,原因就在于许多人不懂得沟通技巧,一出口就引发误解、争吵和隔阂。尤其下面8句话一出口就招人烦。

1、指示型:“你应该”。这种居高临下的指导会让沟通变成命令,引发抵触心理。随意指手画脚往往会打乱别人办事的节奏,让人反感。

2、质问型:“为什么不”。有时我们想提建议,却让人感受到质问和指责。不妨换成“如果那样做,你觉得如何”,这种征询口吻更易让人接受。

3、贴标签:“你怎么老这样”。人都有一时之过,不要把对方一棒子打死,否则他会委屈甚至恼怒。

4、不耐烦型:“别跟我说”。我们自以为无所不知,因而拒绝倾听别人的“借口”。这种轻视的态度会让对方感觉无处诉说,心生委屈。

5、威胁型:“如果……我就……”。威胁往往会引起逆反心理,不如以奖励的方式,即承诺如果对方做到了什么,就给予怎样的奖励,往往更容易让人接受。

6、先扬后抑型:“还行,不过……”。这种肯定只是表象,“不过”之后才是重点。这种句式让人感觉我们不真诚,甚至有点轻视。可以改为“已经很好了,如果再怎样改进一点就更完美了”。

7、打哈哈型:“谁知道呢”。这种模棱两可的话意味着敷衍,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被认真对待。可换为“我和你的意见不太一样,你再问问别人的意见”。

8、比较型:“你看人家”。我们总认为比较能让人“知耻而后勇”,殊不知这种句式用多了会适得其反,容易让人自暴自弃,还显得我们过于挑剔,从而影响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不妨注意这样几个沟通技巧:1。指出别人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但不加评判和指责。2。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情感,不推断别人的意图。3。表达自己需要的同时,保证对方感受到尊重、信任、理解。4。提出具体、明确的请求(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而且确实是请求而非命令。

相关标签: 注意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