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找到挚友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0:3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挚友,顾名思义就是你最好最真挚的朋友,可是现在的我们想起来身边朋友不少,可遇见什么事情站出来的人却寥寥无几,有时候苦了累了,拿起电话都不知道该打给谁,这是何种的悲凉。正因为如此,挚友才更加珍贵,才更难以寻觅。交到挚友最好能具备什么条件呢?

挚友,顾名思义就是你最好最真挚的朋友,可是现在的我们想起来身边朋友不少,可遇见什么事情站出来的人却寥寥无几,有时候苦了累了,拿起电话都不知道该打给谁,这是何种的悲凉。正因为如此,挚友才更加珍贵,才更难以寻觅。交到挚友最好能具备什么条件呢?

年纪越大,朋友越难找,这是许多人都有的感触。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赵丽华研究证实,人越接近中年,所结交的人就越少。回想起来,不少人的大部分朋友都是在学生时代或初入职场时结识的。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仿佛只能结交到点头之交,或者仅仅是熟人的人。于是,有人在生日那天,面对数百个QQ、微信好友,翻遍了电话簿,却发现仍然凑不齐一桌客人,只能独自一人吹蜡烛;有人在遇见生活重大变故,比如离婚或失去亲人的时候,找不到一个能倾诉的人;更有不少老年人,他们本来就需要多一些朋友陪伴,却因种种原因找不到朋友,结果只能老两口在家对着电视一整天。

究其原因,赵丽华从个人心理角度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闹钟,每到人生的某一关头,比如跨入而立之年,就会铃声大作。它会提醒我们人生易逝,请停止四处交友,而要全身心投入更重要的事,如家庭、事业。我们也开始觉得,人生有限,不能过多用在与陌生人交流上。

从社会心理角度看,有西方学者曾提出结交挚友的3个外部条件:紧密接触、经常不约而至、能彼此袒露心迹。正是这3个条件的缺失,让年岁越来越大的人难以交到好朋友。其一,现代社会流动性大,人际间的紧密接触难以维持。比如,有人在工作中遇到投缘的人,比如客户、合作者,会在一段时间内走得很近。但若这段工作关系结束,两人的交流就可能慢慢变少。其二,随着事业发展,时间越来越紧张,有时即便与老同学只隔一条街,都没空小聚。其三,随着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人们选择好友的标准比年轻时更挑剔了。作家马伯庸说:"年轻时交朋友,只是因为一杯青岛纯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们的桌子抬高了很多。"如果曾在友情中遭遇变故,会害怕再次受伤害,从而闭关自守,不愿打开心窗。

其实,年纪大了并非交不到挚友,但必须用心。

首先,要抛弃根植内心的时间成本观念,放下功利心,怀着"重情谊,轻利益"的心态,不可只交"有用"的人。

其次,朋友需要时间和精力去呵护,甚至不亚于谈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闲暇时约上好友去茶馆聊聊近况、节日里发条亲手编写的微信等,都会让关系"保鲜"。

再次,交友如煲汤,火太大会溢出来。面对不熟悉的人,人们往往会给自己一个完美的包装。因此,不要觉得最初讲话投缘就相逢恨晚,而要彼此多了解,甚至有一段"同甘共苦"的经历,慢慢磨合。

最后,切不可滥交友。作家冯唐有一套"朋友打分表",100分代表最好的朋友。但当新朋友出现不回电话、没礼貌、不诚实等表现时,他就会在心里扣分;言行得当可以加分。这也不失为一种筛选朋友的方式。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