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爱还是不爱?教你用测验评估恋爱分手概率

发布时间:2022-06-07 06:00:0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在热恋的时候,我们往往都会将对方看作是十分完美的人,怎么看都好,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恋爱美丽的光环渐渐退去, 激情被生活的琐碎消磨,那个曾经完美无缺的人在我们看来出现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毛病。这时候,你可能会开始抱怨他/她不求上进,不体谅你的感受,不告诉 你他/她的想法……

  在热恋的时候,我们往往都会将对方看作是十分完美的人,怎么看都好,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恋爱美丽的光环渐渐退去, 激情被生活的琐碎消磨,那个曾经完美无缺的人在我们看来出现了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毛病。这时候,你可能会开始抱怨他/她不求上进,不体谅你的感受,不告诉 你他/她的想法……

        说出来的,未必是真实感受

  心理学家多年的调查表明,恋人对伴侣评价的恶化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预测这段恋爱关系是否会结束的指标。但是,你是爱他还是不爱他?喜欢他还是讨厌他?有时连你自己都无法给出答案。

  然而在心理学家来看,人的真实感受是可以通过行为反映出来的,哪怕你自己也无法说清楚。内隐联接测验(IAT,ImplicitAssociationTest)就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评价这种说不清楚的内隐态度方法。

  如果让你去评价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你会选择怎样的词语?热心,朴实,善良?这个时候,你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外显态度。我们的社会规范告诉我 们,地域歧视是不对的,所以即使你真的从心里歧视这个同学,认为他具有一些不好的特质,你也不可能表露出来,甚至压抑自己的这种想法。

  内隐态度则潜藏在你的大脑中,甚至有可能连你自己都觉察不到。心理学家们认为,内隐态度可能更能比外显态度反映人类内心的真实想法。

  内隐态度测验评估恋爱分手概率

  Rochester大学的SoonheeLee等人将内隐联系测量的方法应用到对恋爱关系的态度评估当中,并且发现,这种内隐的测量方法比个人主观的判断更有效。测量采用的是反应/不反应联系任务(GO/NOGOAssociationTask)。

  在实验中,电脑屏幕上会依次单独呈现一些词语。这些词语有三类:一类是和恋人有关的词语,包括恋人的名字、恋人宠物的名字、恋人的昵称。另两类词语分别是一些正性和负性的词语。正性的词语包括理解、分享、接受,负性的词语包括攻击、唠叨、批评。

  在第一类任务中,被试者若看到屏幕上呈现出和恋人有关的词语和正性词语,就按空格键,如果看到负性词语,就不做反应;在第二类任务中,被试者若看到屏幕上呈现出和恋人有关的词语和负性词语,就按空格键,如果看到正性词语,就不做反应。

  根据内隐联结测验的理论。如果恋人在你的头脑中与正性概念联系紧密,那么这两者配对时的反应时就会更快;而如果对方在头脑中与负性概念联系更紧密,则这两者组合的反应时就会更快。

  在随后持续一年的跟踪调查中,研究者发现,那些在将恋人和正性词语联接任务中反应比平均水平快的被试者,对这段关系的满意度更好,分手的概率也 比较低;但是,如果被试者在“恋人+负性词语”任务反应更快,而“恋人+正性词语”任务反应慢的话,他们在一年后分手的概率高达75%。

  爱还是不爱这个问题,恐怕从来都不是说出来的。也许,有时候遵从一下直觉是对的。而且,如果想保持一段幸福稳定的关系,多去学着欣赏对方吧。又有谁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呢?爱一个人,就试着爱他/她的粗心,爱他/她的计较,爱他/她的小毛病,爱他/她的全部。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