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不婚族”或后悔老来孤苦?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54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前天经地义的一句话,现在也要打个问号。很多大龄都市男女仍然单身,有的尚未放弃寻觅合适的人,有的则理直气壮地发出让父母一代愕然的质问:“结婚?给个理由先!”

  近日,台湾教育部针对18岁以上市民做了一项调查,其中42%的人认为结婚比单身好,33%的女性和20%的男性认为结婚并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在美国,类似的调查同样发现,超过35岁的中年族群中,不婚人群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6%上涨到2010年的12%,并且呈增加趋势。有专家指出,生活水平越好、经济越发达,人们对结婚反而越没有“兴趣”。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传统反其道而行之呢?首先,相对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如今不少人对爱情抱着理想主义的态度。对他们来说,婚姻不应该只是“搭伙过日子”,而应是彼此心灵的默契相守,可理想的爱情在生活中并不易找寻,使得他们渐渐步入大龄的行列,很多人“宁可高傲地发霉,也不要卑微地恋爱”。其次,还有一些人对婚姻怀有恐惧、逃避的情结。他们可能曾受过心灵的创伤,或内心缺乏自信,或因父母婚姻不幸对爱情持封闭的态度。这些人或拒绝别人的求爱,或索性宣称:“我不需要结婚!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最后,还有一类人,他们担心婚后的责任束缚而不愿走入婚姻的殿堂。他们往往精神独立,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看来,感情很麻烦,要花心思哄人开心,还要放弃自己的空间、朋友和娱乐去陪伴对方。

  在婚姻自由的时代,不婚与晚婚都是个人选择,无可厚非。不过,婚姻和家庭始终是一个人最好的心灵归属,坚持“不婚”,难免年老之后心生遗憾,甚至晚景凄凉。对于婚姻,我们可以慎重,但最好不要拒绝。以下的建议,值得“不婚族”们参考。

  第一,不要放弃等待和希望。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50岁时终于等来了她幸福的婚姻。铁凝说,对爱情要有耐心,永远不要放弃期待。第二,适当降低对爱情的期望。可以坚持自己最看重的几种品质,其他方面不求全责备。第三,对于恐惧爱情和婚姻的人,还有那些害怕婚姻束缚的人,疗治内心创伤是必要的。可以找一些信任而成熟的好友倾诉,或向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相关标签: 后悔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