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希冀肉体结合的追根溯源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4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我们一生都渴望结合,而这种渴望来源于我们对回归的向往如果不是回到子宫里,那便是回到一种虚幻的结合状态,即共生状态。这种状态“深深地掩埋在原始的无意识中,每一个人都为之而奋斗”。

  我们所有的丧失经历都可以追溯到最初的那次丧失,即母子之间根本联系的丧失。因为在我们经历过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分离之前,我们和母亲一体生存。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一种我们与母亲亲密无间的状态;这是一种我就是你,你孕育我,你我同体的状态;这是一种和谐的交融状态;这是一种我浸于奶中而奶流淌在我身体里的漂浮状态;这是一种感受不到孤独与死亡的隔绝状态;这是爱人、圣贤、精神病患者、吸毒者和婴儿都熟悉的状态。人们称之为欢乐。

  脐带联系与快乐

  这种欢乐的最初联系是脐带联系,即子宫的生理一体。在子宫之外,我们也幻想那种同母亲化为一体的快乐。所以一些心理分析学家说,我们一生都渴望结合,而这种渴望来源于我们对回归的向往如果不是回到子宫里,那便是回到一种虚幻的结合状态,即共生状态。这种状态“深深地掩埋在原始的无意识中,每一个人都为之而奋斗”。

  我们并不记得自己曾待在那里或是离开那里。但那里确实是我们曾经拥有而又不得不放弃的地方。为了成长,我们必须放弃自己所爱,在每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都不得不玩这个残酷的游戏。这是我们最早的,可能也是最艰难的放弃。

  丧失,离开,放弃乐土。

  虽然我们不记得那片乐土,但永远不会忘记它。我们承认拥有天堂,也承认失去天堂;我们承认拥有一段和谐、完整的时光,享受着绝对的安全和无条件的爱,也承认那种完整已经被不可挽回地割裂了;我们承认它存在于宗教、神话、童话和我们有意无意的幻想中。我们既把它视为现实,也把它视为理想。我们全力保护那条区分你我的自我界限,我们也渴望重新拥有那片代表根本联系的失乐园。

  融为一体的本能

  我们总是希望重建一体关系,这种追求既可能是病态的,也可能是一种健康的行为;既可能是一种畏惧的避世行为,也可能是一种向外扩张的努力;既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通过性、宗教、自然、艺术、药物、冥想,甚至通过外界刺激,我们试图模糊那条把我们分割在外的界线。我们试图逃脱分离的禁锢。有时,我们做到了。

  有时,在那些转瞬即逝的时刻,例如性高潮,我们发现自己又回到了一体状态。但是,在我们还没看清自己到了哪里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没有了,就像玛克辛·库明的优美诗作 《爱过之后》所描述的那样:

  之后,便是和解。

  身体又出现了分界。

  比如这些腿,是我的。

  你的胳膊,你抽回

  缠绕的手指,火热的双唇,

  各自寻着自己的主人。

  一切如初,

  除了曾经的那个时刻。

  那只狼,贪婪的狼,

  站在自我之外,

  轻轻地躺下,睡着了。

  有人认为,这样的经历两性的肉体结合,把我们带回了婴儿时期的一体状态。当然,精神分析学家罗伯特·巴克把性高潮称为“爱与死亡之间的完美调和”,它通过瞬间的自我消失来弥补母子的分离之痛。当然,我们之中没有人是有意识地为了在床单之间找到母亲而爬上爱人的床。我们与母亲分离(这使有些人十分恐惧而不能达到性高潮)之后,性的交合给我们带来了欢乐。部分原因是,它在无意中重复了我们生命中的第一次联系。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