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心理解析:为什么黄段子经久不衰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45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张幼儿园知识反馈表,其中的“每日一题”里有2个谜语竟然是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荤段子。此事遭到网友们的一片斥责,两道试题引发的网络唇枪舌战在所难免,可见“荤段子”的杀伤力果真不小。从心理学知识来分析一下“荤段子”为何经久不衰。

  上周,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张幼儿园知识反馈表图。在这张反馈表上的“每日一题”里有4个谜语,其中两个竟然是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荤段子。而出题的女老师认为这两道题并没有什么不妥,幼儿园的孩子们根本不会想的那么深远。园方在回应此事时,最初打算开除这位女教师,不过却遭到家长和读者们的反对。目前,园方已决定不开除这位女老师,而是扣发其当月的绩效工资。

  当今社会正刮起阵阵“黄色风暴”——以性为主题的“荤段子”。前几年主要是在酒桌上流行。近年来,“荤段子”已经遍布手机、同事、好友甚至是陌生人之间。一些年青人乐此不疲。现在则向两极蔓延,年龄范围逐渐扩大。

  “荤段子”经久不衰,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听到过一些,有的人哈哈一笑,也有的人面红不语,有的声称社会整体素质已经下降,有的认为“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大体来看,社会对“荤段子”还是持批判态度的。

  这回的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出“荤段子”试题,就遭到网友们的一片斥责,两道试题引发的网络唇枪舌战在所难免,可见“荤段子”的杀伤力果真不小。让我们从心理学知识来分析一下“荤段子”为何经久不衰。

  在当今社会中,性一直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活题,一般很少有人在公开场合,特别是在社会交往中谈论性。但是“荤段子”为什么就能够广发传播呢?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无意识当中充满了各种不能被社会所接受的念头,如:性的冲动、对父母的憎恨、对儿时创伤的记忆等。依照完形心理学的观点,“荤段子”流行背后的始作俑者是人的“性趋力”。“性趋力”本身是一切生物体最原始的能量,“性趋力”与人的心理、价值观等因素密切相连,其本身的存在并无好坏对错的价值判定。也就是说,“荤段子”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对于成人世界而言,“荤段子”并非伤风败俗的大罪,同样也永远难登大雅之堂。

  但是“荤段子”并非代表一种合理的、健康的表达方法。人在性活动中除生理需要外,还有情绪、心理的诉求。假如一个男人不爱他的妻子,是不可能在性爱里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及满足。这是性行为健康的心理基础。

  同时,更重要的是,非健康的性活动的当事人,有可能是“性伤害”的受害者。当事人的潜意识不断导引和重复类似的骚扰活动,以满足当初成为“受害者”时的心理需求,这在心理学上叫“强迫性重复”的“上瘾现象”。对于非成人、以及不熟的男女之间大谈“荤段子”则是一种严重的性骚扰。

  曾经被“荤段子”骚扰的人群,可能或多或少会有心情烦躁、恶心,严重者会有强烈的羞愧感与自责心理。这对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很不利的,本来被骚扰者由于“骚扰事件”,心理上产生极度的愤怒情绪,这股巨大的能量如不能释放掉,留存在内心,势必造成对自己的“伤害”,逐渐形成“我是不好的”等自卑心理。所有一定要及时确保自身环境安全,或知心朋友倾诉,将压力尽可能释放,以保心灵健康。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