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咨询:孩子四岁了还要和妈妈一起睡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44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母子的深层依恋常常引发一种催眠效应。母亲担心孩子夜间受凉只是依恋行为的合理化,她没有觉察到是自己依赖着孩子,却把这种需要通过投射机制,从孩子身上看出他对自己的依赖。

  从小,孩子就跟我一起睡。现在他已经四岁了,孩子的爸爸总建议他应该单独睡觉。考虑到孩子晚上总是蹬被子,万一着凉感冒反而麻烦,所以我坚持孩子跟我在一起。孩子到底几岁可以独自睡觉?(上海 方灵)

  李子勋回复:

  母亲与孩子彼此依恋,不愿分离是自然的、生物源性的。孩子是母亲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他们彼此所属,互为整体。孩子出生后,无意识有一种重回母体的渴求,母亲也无意识希望重新纳入。在母子的心灵世界里存在着彼此内化、淹没或替代倾向,形成一种忘我、纠结,或热恋。母亲担心孩子夜间受凉只是依恋行为的合理化,她没有觉察到是自己依赖着孩子,却把这种需要通过投射机制,从孩子身上看出他对自己的依赖。母子的深层依恋常常引发一种催眠效应,母亲再也看不到孩子已经长大,在她内心,孩子仍旧在她子宫里熟睡着。而孩子自由成长的动力会被无形间削弱,失去独立的心理与生理空间,结果将应验似的证明母亲的担心——他的确是,甚至永远是一个需要母亲关照的孩子。

  关于孩子何时应该独自睡觉的问题,现代通常的做法是,孩子在襁褓期可以跟妈妈睡,因为夜间孩子需要如喂奶、换尿布等的照料。等孩子稍大一些,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小床,让他睡在母亲的旁边。到两岁时,孩子学会一些生活常识,饮食有了规律,夜间小便自己也知道,母亲可以专门为他准备一个睡房,给孩子一个独自的空间。其心理学原理是要让孩子从开始产生意识起,就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分床分房代表一种边界,孩子与母亲接受这个边界,意味着接受彼此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两岁的孩子一个人睡,不得不面对无助、黑暗、恐惧和孤独,这些情绪能激发孩子的心理能力迅速成长,适应力和独立能力也增强。当然,陪孩子睡到多大,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会有明显的不同。中国文化中家的概念很重,不鼓励孩子与原生家庭完全分开,所以在人格分化上不如西方人彻底。大多数母亲与孩子同睡比较长久,这也是中国的家庭容易形成情绪纠结、孩子更加幼稚的原因。

相关标签: 孩子   咨询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