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高考前心理调试 父母要做三件事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41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现在又面临着新一年的高考,在网络上、各种杂志上、报纸上都会出现很多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心理减压的内容,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想法。

  心理医生孟庆晨给考生父母的建议:

  首先,从家庭的角度来看高考,无论是行为主义学派还是萨提亚的家庭治疗理论,其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家庭的后天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认为家庭是一个运动中的稳态,一个健康的家庭总是能够调整到一个稳态。而高考这个刺激,十分可能打破原有的这个稳态,从而带来家庭状态的某种波动。这样必将对父母与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是伤害。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高考对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家庭的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高考承接一些孩子与家庭的希望与梦想。作为一个家庭,只有学会用正确的心理姿态去应对高考才能梦想成真!

  一是正确的认识高考。我们承认高考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更要清楚的认识到它只是一个孩子一生中的一个经历,莫以高考而论“英雄”,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合理的认知观念,不要让高考成为他们一生之中的挫折性甚至是创伤性的经历。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史是非常不的。

  二是营造一个民主性的家庭教育环境。给孩子以自主的选择权,不要顶着“我是爱他,为他好”的名义过分干预孩子的选择。其实,“孩子是三分靠教,七分靠等”,到了高考的阶段我们家长能教的已经基本教完了,我们要耐心的等待。

  三是合理的压力。压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史非常重要的,但是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在高考前孩子已经面临着学校、自身的双重压力,而家庭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是继续加压还是合理减压。加压我不必说,我相信各个家长都在苦口婆心地说。在这我提供一些合理的减压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深呼吸,还有家庭的集体活动比如登山、散步,唱歌等。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看讲,人本主义流派的观点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能力,并且有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同时人的巅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完成。所以学生要简单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根据自身情况树立目标。达成目标时的感受是非常大的自我满足,这样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我是有能力的、愉悦的。建议学生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小目标。

  二是加强锻炼,一个好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认为去活动是耽误宝贵的复习时间,其实取得的恰恰是1+1>2的效果。

  三是,合理的自我减压与发泄。在家里大声唱歌,去操场奔跑,和同学一起打球等,这些都是自我调节的不错方式。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