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原生家庭可能是你痛苦的源泉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38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经常对你恶言相待、伤你的心或过度严厉的惩罚,长大后你可能比别人跟容易有激烈的生气反应。

  1. 你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

  在婚姻里,你和配偶的互动模式常和小时候父母之间的互动模式雷同。如果你的父亲经常对母亲大吼,而你母亲经常抱怨,除非我们在学习之后时时刻意提醒自己,否则很容易重蹈覆辙。你的父母常争吵,你和配偶也很可能为之争吵,好像在潜意识中我们希望借着重复那些事情而得到更好的结局。

  2. 小时候父母对待你的态度

  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经常对你恶言相待、伤你的心或过度严厉的惩罚,长大后你可能比别人跟容易有激烈的生气反应。从小被过度惩罚的小孩,比较容易对人残暴,欺压别人;在父母高压政策的处罚,长大后小孩教会用强硬的手段,不顾别人的感受,硬要达成自己所要。若父母经常发脾气,处罚小孩,小孩会觉得这世界很危险,动辄得咎,若要保护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的很强势、有权威,才能在社会继续生存。这样的孩子将来有可能变成像希特勒般极端偏激的性格(因为希特勒从小被持续的凌辱、批评,并经历严酷的肉体处罚)。

  3. 你和父母、兄弟姐妹相处的情况

  如果你从小常藉发脾气来得到你想要的,你在婚姻中重复同样行为的可能性会很大。在成长过程中,你和兄弟姐妹相处的情形如何?他们是否常用刻薄的话和行为对你?你又如何保护自己?用何种方式取得自己想要的?如果你能检讨过去成长的行为模式,会帮助你避免在现在的亲密关系中重复以前不好的行为。

  4. 其他孩童现代的因素

  孩童时代的特殊经历,好比长得太高、太矮、太胖或太瘦,经常被嘲笑,也造成日后容易过度激怒的人格倾向。瘦小的小孩子经常要证明他纵然瘦小却是强壮的,拿破仑就是个例子。

  小孩子的天性也是因素之一,有的小孩子天性善良温和、好助人;有些小孩脾气急躁,需要父母从小用爱心与耐心扶持,引导他建立正常的人格。

  每个小孩人受挫折的程度也不同,心理较健全的,受挫之后一会儿又可以开心玩耍,但对于有些受挫力低,动不动就发脾气的孩子,父母必须教导他们如何了解自己的情绪与自我抚慰,同时也训练他们替别人着想,否则长大之后很不容易相处。

  严重的心理或身体创伤,包括亲人死亡、性虐待、肉体虐待等等,容易形成心理不健全或犹豫症状。

  生理上的因素目前可以用医药控制,以减轻因生理化学不平衡而容易生气和沮丧的症状。小时候受过严重的心灵创伤的人,如果不接受心理治疗,成长之后容易有不正常的激怒反应。

  成人后,我们可以选择不要继续我们从原生家庭养成的模式,当我们真能体会它对生活造成的伤害,我们就会有较高的愿意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

  你可以接受深层心理治疗,回溯过去处理幼年伤害,才可以真正改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间的亲密关系。当夫妻陷在不断重复又重复、恶性循环的夫妻舞步中,就更当立马接受婚姻治疗,以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魔掌。

相关标签: 痛苦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