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太爱吃甜食小心得心病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30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心理医生指出,一种叫做办公室甜食综合症的病症正悄然侵袭都市白领,其中以女性居多。蜂蜜和水果中的果糖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饮料、甜点、果品奶酪等多种食品,尽管它的甜味深受欢迎,但食入过多容易引发一种新的疾病—--甜食综合症。

    典型案例一:吃甜食似乎不受控制,就像上瘾一般!

  一口奶茶、一片巧克力饼干,趁着工作间隙,黄小姐拿出抽屉里的饼干慢慢地享用起来。此时离午饭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但石小姐选择用零食来打发自己的午餐。眼看着自己日益增长的小肚腩,石小姐很是苦恼,但嘴巴似乎不受控制,就像上瘾一般。

  典型案例二:甜食就是最好的“调剂减压”妙药?

  小王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工作环境相对轻松,近来,公司的网站面临更新改版,所以常常要加班至深夜,微微便会拿出一袋袋零食,分给同事们吃。

  这个举动很快得到大家的响应,许多女同事也加入了吃零食的行列。对很多同事来说,为了排解工作压力,甜食就是最好的“调剂减压”妙药。

  典型案例三:甜食食成了她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事行政助理工作的张女士和许多年轻女性一样,喜欢吃零食,其办公桌上总放着饼干、巧克力等甜食。

  因排解工作压力的需要,甜食成了她“调剂减压”的灵丹妙药,一到工作间隙,她就拿起甜食吃。因为零食不断,她很少吃正餐。

  据了解,像张女士这样多吃甜食少吃正餐的女性不在少数。这些女性中,除了部分上网成瘾的女性外,还有一些职场白领女性。她们的办公桌上总堆满零食,并且十有八九是甜食。工作的时候吃,工作的间隙也吃。零食成了她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FDPageBreak}

  分析:据有关调查,不少女性或多或少都对甜食都有些好感,并经常在单位里预备一些。

  “甜食综合征”主要有两种症状:一种是厌食,就是不喜欢吃正餐,而特别喜欢吃零食;一种是贪食,除了正餐外还大量吃甜食。病因与当事人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其他外界压力较大有关。在办公室内频频吃甜食,可看作是一种对外界的应激反应,应引起重视。

  那么甜食综合征对什么是否有危害呢?

  危害一:导致机体肥胖,诱发胆结石!

  美国学者发现:50岁左右的妇女吃甜食过多,会导致胆结石,而其中90%以上的胆结石患者,都是较为肥胖且嗜好甜食的中年妇女。人体摄入过量的糖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加速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和卵磷脂三者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过量的糖还能自行转化为脂肪,影响正常的食欲、妨碍维生素、无机盐和其它营养成分的摄入,导致机体肥胖。

  当然,肥胖并不会使所有的人生成结石,但是,对中年妇女来说,肥胖却是诱发胆结石的温床。

  危害二:多吃甜食易促发乳腺癌

  另外,中老年妇女多吃甜食易促发乳腺癌,加速细胞的老化,导致皮肤产生皱纹,头发变黄、变白。大量吃甜食,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痛风、脑血栓等,还会过多消耗体内的钙,造成骨骼脱钙,引起骨质疏松和易发生骨折。

  所以,中老年人应从摄入淀粉中的碳水化合物中获得糖,而不应从蔗糖、葡萄糖和含糖高的食物中获得。

  防治策略

  (a)运动少、轻体力劳动者,每天的食糖量不要多于而克,重体力劳动者也不要超过30克;少吃巧克力;睡前不吃甜食。

  (b)限糖节食"是防治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之一,以上诸病患者应控制糖和含糖食物的摄大量,以防止病情加重。

  吃适量的甜食是正常的,如果吃得过多,若成瘾,就要特别注意,需要及时通过心理疏导来治疗。

相关标签: 小心   心病   甜食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