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遭遇家庭冷暴力,看你如何出招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2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婚姻生活中,如果出现双方争吵后长期冷战不理不睬,或一方长期用言语辱骂、恐吓的方式泄私愤,或单方掌握财权,并拒绝支付家庭开销等情况时,要注意这或许不是单纯的夫妻矛盾,而是家庭“冷暴力”。

  

  冷暴力是精神虐待

  杭州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姚萍说:“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种,其表现形式多为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和漠不关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家务等行为,"家庭冷暴力"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虐待。”

  最近半年,家住杭州的罗女士很痛苦,结婚十几年的丈夫对她的态度越来越冷淡,常常十天半月不说一句话。

  “我们结婚前是大学同学,婚后感情很好,但几年前不知为什么老公回家后就像个陌生人,几乎不和我说话,晚上睡觉也是分房睡。”罗小姐说,在亲友面前,丈夫会收敛一些,但一回到家,就没有任何表情,“这样的婚姻太痛苦了。”

  罗小姐的案例是典型的家庭“冷暴力”。杭州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姚萍认为,“冷暴力”是把家庭矛盾的对抗由低级的身体虐待转为高级的精神压迫,把躯体对抗转为心灵对抗,把明显的冲突转为隐蔽的对立。她说:“在经济收入差、文化层次相对低的家庭,多以挥拳舞棍的方式解决家庭矛盾,而“冷暴力”多出现在高文化、高收入家庭,这与生活质量较高的家庭成员的自尊心强、好面子有很大关系。再加上此类人善于宣泄和表达,对感情和精神的要求比一般人更细、更高,因此"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伤害更加突出。”

  “冷暴力”难定性

  心理学家刘吉吉博士通过对北京、天津、武汉、长沙四大城市两千多个家庭的调查,发现有93%的家庭对自己的婚姻质量不满意,70%以上的家庭有过不同程度的“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不同于肢体暴力,取证难,界定难,定性更难,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没有有章可循的维权流程,妇联等机关只能以协调为主。

  法律专家认为,对待家庭“冷暴力”最好不要从法律的角度约束,而应从道德的角度解决,因为这是夫妻间的“家务事”。外人一旦介入可能会激化矛盾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