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双胞胎患上“心理矮小症” 缺乏爱抚是病根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9:01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各位家长,你听说过“心理矮小症”吗?2月3日,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科保健室,一些忧心忡忡的家长领着孩子赶来咨询。面对儿科医生下的“心理矮小症”这一诊断,不少家长都感到很疑惑。

  各位家长,你听说过“心理矮小症”吗?2月3日,在沈阳市儿童医院儿科保健室,一些忧心忡忡的家长领着孩子赶来咨询。面对儿科医生下的“心理矮小症”这一诊断,不少家长都感到很疑惑。

  母亲后悔:

  双胞胎儿子太矮

  “我太后悔了!”当日,王女士牵着一对双胞胎儿子的手,连声感叹。王女士称,4年前,她的儿子12岁,身高只有一米多,比同龄孩子矮了整整一头。她带着儿子赶到市儿童医院,保健科,医生做了详细检查,结果各项指标都正常。

  医生又为俩孩子检测了骨龄,证明孩子属于“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晚长”型。闻讯,王女士放心了,她忽略了“定期到医院复查”的医嘱。

  一转眼,4年过去了,俩儿子身高一米六多一点。放寒假后,王女士再次领孩子来到医院。经查,俩儿子骨骼生长线已闭合,无法再长高了。“如果4年中定期来查,为孩子实施生长激素辅以心理治疗,他们的个子超过一米七没问题。”文医生遗憾地说。

  医生解释:

  离婚率高是病根

  其实,俩孩子身材矮小的原因是心理问题。儿科心理医生刘淑华称,爱抚的缺乏、精神上的压力和心灵的创伤都会导致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功能紊乱,致使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有助于长高的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引起孩子的生长发育障碍。

  “近年来,离婚率居高不下,导致这类患儿骤增。”刘淑华说,此外,留守儿童(长年不在父母身边)或由祖父母带大的孩子,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免费咨询:

  心理疏导最重要

  刘淑华医生解释,儿童抑郁症集中在6-12岁。这个年龄矮小儿童抑郁症发生率达72.92%。

  “心理辅导+药物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文江舸医生补充说,目前国际上治疗矮小唯一有效的药物就是生长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儿童矮小的状态,尽早追赶并达到正常身高。同时,心理辅导可以引导矮小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关标签: 矮小   缺乏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