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抽烟喝酒女子更易被性侵”靠谱吗?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8:09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针对近3年涉及162名被告人共151起强奸案件,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法官总结分析强奸案件发生的原因,发现完全是陌生人犯罪的很少,一些是网聊、网游的“网友”约见下手,而抽烟喝酒女子使被告人更容易将其视为施害对象。被害人中有一部分性观念开放,面对陌生男子“挑逗”,并未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

针对近3年涉及162名被告人共151起强奸案件,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法官总结分析强奸案件发生的原因,发现完全是陌生人犯罪的很少,一些是网聊、网游的“网友”约见下手,而抽烟喝酒女子使被告人更容易将其视为施害对象。被害人中有一部分性观念开放,面对陌生男子“挑逗”,并未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

抽烟喝酒女子更易成为强奸对象,这样的结论让人大跌眼镜。按照这种逻辑,岂不是不抽烟喝酒就可以降低被性侵的风险了?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判断或许是只基于“抽烟喝酒女子更随性”的模糊认知,又依托于具体的小范围统计数据而得出的结论,尽管这是一种善意的提醒,但却不得不说,这种论断并不靠谱。

从报道来看,能够得出这种结论的,仅仅是来源于这样一句判断,即“部分被害人存在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这无疑使被告人更容易将其视为施害对象”。可为什么是“无疑”呢?法官好像并没有交代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而通过对强奸案的各种数据分析,不难发现这种结论的得出,或许只是从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的。这样的分析值得玩味。

这样的统计不科学,因为其涉及的范围太小,样本容量也不足。试问仅从海淀区法院所涉及的151起强奸案例当中,就能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吗?全国范围内,强奸案发生的地区很广,而且不管是受害人还是被告人,可谓是形形色色,特点各异,在如此小范围内得出的结论,其科学性明显不足。

这样的统计逻辑是一种因果倒置。要看到,在强奸案中,被害人或许具有抽烟喝酒等特征,但这些特征并不意味着被害者更容易被强奸。把结果呈现的特点,归结为事件发生的原因,这不就是因果倒置吗?

或许有人认为,在人们潜意识里,抽烟喝酒的女子,给人的感觉似乎轻率随性,但即便既有的案例当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这也不是对这种抽象联想的印证,因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相关性。我们总是认为文静的女孩一般不具有反抗能力,更容易被欺负,假如在统计的案例当中,出现了比较多的此类特征的受害人,就能得出“文静的女子更容易被强奸”的结论吗?这同样也很荒谬!

所以,对于“抽烟喝酒女性更易被强奸”的结论,公众没必要认真理会,因为这种判断思维本身就不科学。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