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你有脸盲症吗?你会记不住人吗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8:08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有些人似乎特别不会认人:不要说“老外”了,连周围的人脸都会认不清楚。每次遇到有人大力握手、热情招呼的时候,就只好一边打打马虎眼,说 “今天天气好”,一边拼命试图从脑海里打捞起那个装着此人姓名的漂流瓶。对于需要频繁社交的人来说,这真的非常不利。若是社交圈中还要经常接触“老外”……哇,我对你表示深刻的同情!大型商务会议对这类人来说整个就是一张“茶几”啊!

有些人似乎特别不会认人:不要说“老外”了,连周围的人脸都会认不清楚。每次遇到有人大力握手、热情招呼的时候,就只好一边打打马虎眼,说 “今天天气好”,一边拼命试图从脑海里打捞起那个装着此人姓名的漂流瓶。对于需要频繁社交的人来说,这真的非常不利。若是社交圈中还要经常接触“老外”……哇,我对你表示深刻的同情!大型商务会议对这类人来说整个就是一张“茶几”啊!

“脸盲症”是什么?

脸盲症又称为“面孔遗忘症”。该症状表现一般分为两种:患者看不清别人的脸;患者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基本介绍脸盲症又称为“面孔遗忘症”。

有时候我们会这样:

1、看不清别人的脸;

2、对别人的脸型失去辨认能力。

(1)即便是熟人,我们也会形同陌路

(2)我们只能靠细节记住你。比如你是一个卷发的家伙(拉直后我就忘记你);比如你鼻子上有痣(离我太远看不到时,你只能是小谁家的小谁);比如你走路时像鸭子(坐着的时候休想让我跟你打招呼)。

(3)几乎分不清所有明星的脸,即使那个人天天在电视上晃。

(4)人名与人经常对不上号。

(5)整体记忆力不如常人。

为什么会有“脸盲症”呢?

异族效应——分不清楚外国人的脸,因为我们有“知觉窄化”

分不清外国人的长相通常被称为“异族效应”。这个现象早在1991年就被D•斯蒂芬•林德赛等人发现了:人们对于同种族面孔的记忆力比对不同种族的要好。之后研究者一直想要找到“异族效应”产生的原因。2002年,奥利弗•帕斯卡里斯等人通过对6~10个月大的婴儿的“其他物种效应”研究,解释了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原来我们在知觉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知觉窄化”。这符合进化的需要——我们平日接触得最多的是同族,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因此人脑自动调试以适应需要。

面孔失认症——面孔识别障碍,不存在任何脑损伤或其他基本认知能力异常

脸盲也叫“面孔失认症”,指的是在大脑在面孔加工上明显受损的群体,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获得性面孔失认症和发展性面孔失认症。

前者是指由于后天(特指成年后)的疾病或者脑部创伤,导致颞叶中与面孔加工相关的脑区受损而出现的面孔识别障碍。获得性面孔失认症也是最早发现的一种面孔失认症。后者指出生起就伴随的特异的面孔识别障碍,不存在任何脑损伤或其他基本认知能力异常。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并不是什么罕见的问题。我们平常朋友间互相说的“脸盲”通常都是指这种类型。

相关标签: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