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如何预防下班沉默症?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56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职场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上班时生龙活虎,下班后却沉默寡言。如果你也是这样,可要警惕了,这是“下班沉默症”的典型特点,若不及时调整,有些人可能发展成抑郁症。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750人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63%的人担心“下班沉默症”会让人对生活失去热情。为什么会有“下班沉默症”?调查数据说,59.6%的人认为因为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难以兴奋;52.7%的人认为长时间疲劳,使一些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惯性;40.5%的人认为,人们总

职场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上班时生龙活虎,下班后却沉默寡言。如果你也是这样,可要警惕了,这是“下班沉默症”的典型特点,若不及时调整,有些人可能发展成抑郁症。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750人进行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3.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不同程度上有“下班沉默症”,63%的人担心“下班沉默症”会让人对生活失去热情。为什么会有“下班沉默症”?调查数据说,59.6%的人认为因为工作压力让人身心疲惫,难以兴奋;52.7%的人认为长时间疲劳,使一些人形成了排斥情感交流的惯性;40.5%的人认为,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对陌生人客气,忽略亲友感受;37.0%的人认为工作和交通环境太嘈杂,导致人们迫切寻求安静空间。而容易“犯病”的人群,也被锁定在司机、新闻工作者、警察、医生、IT等行业。从心理学角度看,“下班沉默症”大体分为三种情况:

在外活泼回家沉默 谨防下班沉默症

卸下面具型。小苏本是文静、内向的女孩儿。工作后,每天忙于应酬,对谁都陪着笑脸,像是戴着面具工作,回家后才能变回真实的自己。职场中,不少人像小苏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角色。这类人下班后的沉默其实是一种“本性回归”,如果能够在两个角色间自如地转换,也未尝不可。

精疲力竭型。工作7年的白领小王说:“以前我的工作业绩一直很好,最近却越来越觉得精力不够用,回家就不想讲话,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类“患者”一直从事着自己喜爱和擅长的工作,但随着职业生涯的增长,“沉默”也在增加。

压力持续型。从事IT业的小李下班后总闷闷不乐,喜欢抱怨。这类“上班族”,工作压力大,加班是家常便饭。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具有明显的焦虑特质,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生活和工作的界限模糊,长期得不到放松。整个人就好比一个压力锅,即使回到家也保持着一种高压状态。

其实下班沉默症概括起来就是常有一些人在上班时侃侃而谈,但回到家却疲惫不爱说话,聚会应酬的时候也能笑容满面,但面对亲友时却麻木冷淡,这些上下班时间判若两人的人群就被称为"下班沉默症"患者。他们对正常的情感交流避之不及,甚至会拒绝亲友的抚慰,进入一个交际怪圈。

那么,该怎么让自己在下班后也开朗起来呢?

首先过程中产生很多消极、厌倦的情绪,恐怕还是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定位,只有充分发挥性格中的优点,才是最理想的工作状态。

其次,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寻找事业的兴奋点,克服职业倦怠;另一方面要调整自己的职业预期,合理分配“心理能量”。

再次,适当的放松是一剂良药。每天留点时间给自己,悠扬的音乐,适当地运动,和家人相处,轻松地聊天都能让自己的情绪慢慢好起来。

相关标签: 预防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