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心灵病毒更可怕 应对H7N9先接种“心理疫苗”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53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H7N9禽流感突袭,很多人都担心会被传染,一如十年前的非典一样。恐慌源于未知,而由于恐慌产生的“心灵病毒”要比身体上的病毒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更大。因此,面对H7N9禽流感,我们应先接着心理疫苗。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表示,目前正在启动H7N9禽流感疫苗制备工作,从发现病原体到生产出疫苗最短周期6至8个月。面对H7N9禽流感突袭,等待抗病疫苗的同时,公众应首先接种“心理疫苗”。

恐慌源于未知,而由于恐慌产生的“心灵病毒”要比身体上的病毒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更大。非典时抢醋和板蓝根,日本地震后抢盐,百姓普遍的心理是:实际疫情会不会比官方说的更严重?现在不买进,万一后面涨价脱销怎么办?

这次国家卫计委明确表示:将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方针,同时承诺,将做到“疫情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此外,南京等一些城市已发布“禁涨令”,禁止防控期内相关药品的涨价行为。

可以说,无论是“早发现、早报告”还是“信息公开透明”,都是十年前的“非典”留下的遗产。然而,从“非典”至今,我们也要注意到,自媒体舆论场兴起,政府对疫情披露的速度和态度是否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心理的需求,关系到政府为公众接种的“心理疫苗”的有效性。河上漂浮的死猪、小区地面上的死麻雀,一张图片可以瞬间被数以万计的网民看见并转发,每一种公众的联想都会被网络放大,能否以更加理性和求实的态度及时回应,和公众坦诚平等地互动,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这次H7N9禽流感出现后,一些网站秉持科学精神开设专题介绍禽流感,有医学专业背景的网民也自发撰写科普文章,药店经营者在店门口挂上预防禽流感“小贴士”……为这支“心理疫苗”增添了有效“因子”,传递着疫情背后的人间温情。

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公式:流言的强度等于事情的重要性乘以情况的模糊程度。只有当一个个“未知”转化成“已知”,“未知”的恐慌才不会进一步发酵。政府主导,公民互助,让真实、有效的信息抵达每个人心中,这剂“心理疫苗”就能在疫情中发挥它独特的威力。

相关标签: 病毒   疫苗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