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秘

空巢老人:缘于物质心理准备不足

发布时间:2022-06-07 05:57:14   来源:网络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本文导读: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而北京的空巢老人家庭约有45万户。(11月30日 新华网)  空巢老人的背后是空巢家庭问题,而空巢家庭的出现则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产物。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40%是空巢老人,而北京的空巢老人家庭约有45万户。(11月30日 新华网)

  空巢老人的背后是空巢家庭问题,而空巢家庭的出现则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的产物。我们知道,现代化的进程是全面而多元的,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速,亲属网络的疏离,独生子女大量增加,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使得非传统家庭类型增多,其中,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就是一种明显的特征。事实上,无论是空巢家庭还是空巢老人,都是采用的比喻意,所谓空巢家庭,是以“鸟儿长大,离巢飞去,鸟巢空留”为比喻,意指子女长大成人后纷纷离去,只剩下父母留守的家庭。由此也就产生了空巢老人问题。

  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的上升,我国迅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人口城市化以及人口流动迁徙的加速,城乡普遍出现空巢家庭,独自生活的高龄老人大幅增加。由于缺少来自子代的照料和交流,使得独居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显性社会问题。据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冯月菊曾针对日益增多的城乡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提出建议 ——在保障空老人生活上,应始终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从多方面着手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事实上,就笔者的观察,空巢老人背后社会问题的显现,说明了当下两个方面的准备不足,一是物质准备不足,二是心理准备不足。

  首先,社会保障的机制、社会养老机构、社区配套服务不完善与滞后,社区养老、社会养老还不发达,老年公寓、养老院的数量同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成比例,服务质量还不尽如人意,而且,即使在数量和服务质量上能够满足养老需求,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无收入老年人还缺少足够的经济实力入住老年公寓和养老院。

  其次,中国传统的、理想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子女养老。而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现状显然是与之相悖的。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和“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流动的加速,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使得老年人期望子女照顾和子女想亲自照顾老人的想法已不太现实。有调查显示: 48%的北京中年人认为照顾老人有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时间、精力不够,致使老年空巢家庭照料资源不足。

  应认识到,空巢家庭问题,也就不仅仅是个别家庭问题,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问题。它关乎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安定,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说,空巢老人问题既是个体家庭面临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现代化进程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中的一部分。因此,解决问题要从整个社会发展角度的入手解决,这不仅关乎社会温情,更关乎社会和谐。
相关标签: 心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

欣赏他的优点 就要接受他的缺点
常听别人抱怨另一半的缺点,我总是笑笑的听着,他们还会问我为何都不抱怨,我笑说:好像没什么好抱怨的耶!大概是个性很乐天、懒得计较、记性又差,所以我平常不是个爱抱怨的人。其实 [详细]
2018-03-09
人要懂得让自己快乐 而不是把快乐寄托在别人身上
常会遇到有人问我:没看过你抱怨过什么,真的很佩服!、你好像都没有在抱怨你的另一半,结了婚后要怎么维持这样乐观的心情?、你的文章都没有抱怨、批评过什么,难道你没有什么怨言 [详细]
2018-03-09
当你怪对方不尊重自己时 其实也不尊重自己
我常收到许多询问爱情的问题,最让我难过与不解的就是,许多人明知道自己爱错了人,已经伤痕累累,理智已经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还是继续把整个人生赔下去。最后爱到失去了自我,也赔 [详细]
2018-03-09